Mauser C98自動步槍



說到早期的軍用半自動步槍,相信許多人頭一個想起的會是活躍於二戰時期的諸多名槍之一。像是蘇俄從冬季戰爭一路使用到二戰結束的SVT-38/40步槍、納粹德國於二戰期間研發的Gewehr 43、或是美軍士兵人手一把,打空之後會發出響亮的Ping~的M1 Garand步槍等等。
然而將拉一打一的軍用制式步槍半自動化並非一蹴可及,相關的嘗試其實早在19世紀末就已經開始了,而附圖中的Mauser C98自動步槍便是眾多自動化的嘗試當中一個較為著名的例子。
由於無煙火藥的發明,相較於擊發後會於膛內產生大量積碳殘渣的黑火藥,無煙火藥擊發後較無殘留物的特性,使得軍用自動步槍實用化的嘗試成為可能。
當時的許多著名的槍械設計師像是Paul Mauser(毛瑟C96手槍、毛瑟Gewehr 98步槍的設計者)、Ferdinand Mannlicher(漏夾供彈系統的發明者)等人均投入開發自動式的軍用步槍。
然而這些早期開發的原型槍在設計上多半不夠成熟,不僅可靠度上大多有所不足,甚至在安全性上有嚴重顧慮者也不在少數,像Paul Mauser也在試射自己設計的Mauser C98自動步槍時發生了一起膛炸,這場意外炸瞎了他的左眼,也讓他後續的自動步槍在設計上更加注重安全性。
至於半自動步槍大量被軍隊所使用則是要到一戰爆發之後才會實現,不過這已是後話了。
Photo Credit: Murphy Auctions
Photo Credit: Murphy Auctions